2016年6月13日—21日,第叁届“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国际学术论坛”分别在明斯克、圣彼得堡、莫斯科和索菲亚举行,会议围绕“21世纪社会主义: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等主题展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俄罗斯制度创新中心、俄罗斯社会现实哲学协会、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保加利亚社会党全国委员会“基米特尔·布拉果耶夫”国家政治研究院历史和政治学研究中心等主办,俄罗斯“民族社会”国际出版中心、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协办。来自中国的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红旗文稿》杂志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广西出版集团等主编和出版人,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的科研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我院白锡能院长和冯霞教授、张艳涛教授应邀参加在明斯克、圣彼得堡、莫斯科和索菲亚四地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白锡能院长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是“现时代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冯霞教授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是“五大发展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张艳涛教授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生逻辑与发展趋向”。与国外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举办中外国际学术论坛,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开展学术外宣和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国外学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和中国学术、加强中外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016年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共产党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联合举办“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白俄罗斯”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研究员和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维克多·沙杜尔斯基教授共同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者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的学者近60人参加了会议。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明斯克市委副书记伊格尔·科尔片科莅会接见了中国学者,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与会学者围绕21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白俄罗斯合作前景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中白学者认为,探索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仍然是21世纪的主题,在实践中各国需要根据国情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对21世纪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发展前景产生了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深远影响。与会学者还一致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中白两国摆脱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规则,有利于推动世界秩序的公平化和合理化,同时也为中国和白俄罗斯打开了新的合作空间。与会学者深切感到,两国学者应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共同为中国与白俄罗斯的合作提升作出贡献。我院张艳涛教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生逻辑与发展趋向”为题目做了大会发言。
2016年6月15日,第叁届中俄国际科学会议在圣彼得堡市召开,主题是“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公平与安全的世界体系”,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俄罗斯意识形态中心、系统性规划中心、“民族社会”国际出版中心联合举办。中外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了学术研讨会。俄罗斯意识形态创新中心院长巴里卡波拉波夫·谢尔盖·弗拉基米尔维奇在开幕致辞中说:“中俄合作很重要,可以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级。今天的会议主题是‘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公平与安全的世界秩序’,就是要重点在此方面展开合作与探讨相关问题。网络安全也是今天的主题之一。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方面。中国和俄罗斯应该而且也能够在各领域、各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在开幕致辞中说:“为什么连续叁次到同一个地方,足以说明我们双方对重要问题的认识的一致性、共同的思想感情。”“之前两次在圣彼得堡听研讨,俄方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裨益。”“我们要研究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经验教训。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垮台,对这样的对地缘政治有巨大影响的事件,需要认真总结研究。我们认为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战略,使苏联共产党慢慢地放松了治党,对苏联的演变起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吸取教训、汲取前车之鉴。当今虽然是多极化的世界,但在关系到地区和全球事务的重大问题上,美国、日本联手围堵中俄,手段肆无忌惮,目的路人皆知。中俄学者要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我们要为国家的安全提供建议,共同促进我们的安全利益。”
莫斯科财经政法大学柳德米拉·阿列克谢耶夫娜·布拉夫卡-布资卡琳娜教授以“俄罗斯与中国的文化对话:安全和公平的绝对命令”为题作了大会发言。她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是全世界合理的秩序?这就是要平等,社会和文化的平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征,都要保留,这就是平等。除了自己的权利要求,要照顾世界其他国家的要求。”此外,她特别强调了人道主义对于人类的公平、安全的重要作用。俄罗斯远东科学院首席科学官毕沃瓦洛佳教授以“中国:选择方式、理论和系统的独立性”为题作了大会发言。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社会学理论与历史系教授以“发展保卫社会是加强中俄合作的要素”为题进行了大会发言。我院冯霞教授以“五大发展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为题目做了大会发言。
2016年6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和我院白锡能院长等6人,受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政府邀请,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斯莫尔尼宫,与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的相关领导举行会见。会见结束之后,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的相关领导邀请中国学者举行了“走进斯莫尔尼宫、走近列宁”的参观活动。斯莫尔尼宫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最初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代表团参观了列宁起草的第一部苏联宪法第一条的手稿、列宁工作过的办公室、列宁曾经休息的房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的简朴生活令大家唏嘘不已,走近伟人身边,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伟人的之所以伟大的力量所在。
2016年6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莫斯科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区域一体化方案:合作的问题和前景”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的30余名学者和来自俄罗斯科学院及其他研究机构的近20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做了题为“中国的新发展观”的报告,简要阐述了“五大发展理念”产生的背景、原因与目标;大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晓楠做了题为“我的中国道路观”的发言;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教授贾后明教授介绍了“苏联经济理论与体制变革的相互影响”的主要观点;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王晓菊研究员介绍了苏联远东地区开发的经验与教训;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副研究员尚伟介绍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内涵和要义。
俄罗斯5名学者做了发言。其中,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康德拉索娃介绍了本人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两本着作。她高度赞扬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认为俄罗斯的改革模式可从中国学习和借鉴。康德拉索娃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俄罗斯学者的赞同。俄方代表还先后就俄罗斯与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合作、俄罗斯远东开发等话题在会上进行了发言。最后,邓纯东教授和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第一副所长米哈伊尔·格罗夫宁先后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双方一致认为:本次论坛尽管时间很短,但是中俄学者进行了非常有效充分的交流,进一步增加了相互了解,双方希望今后在经济、政治、外交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继续加强交流,为两国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好的决策建议。
2016年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率领中国学者30余人,在莫斯科和平大街与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诺维科夫·德米特里举行了会见。在会见中,诺维科夫指出,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层面都有交流和合作。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多次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面,此外,俄共多次派青年干部到中国参观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未来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榜样。诺维科夫指出,中俄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维护和平、反对霸权的力量。两国和两国人民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2015年,俄罗斯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庆祝活动,这表明,两国希望维护当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的总目标。诺维科夫指出,学者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希望参加会见的学者多多撰写好的专着和文章,宣传和平思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016年6月20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了“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保加利亚”国际学术会议,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保加利亚社会党全国委员会“基米特尔·布拉果耶夫”国家政治研究院历史和政治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国学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保加利亚学者有: 保加利亚社会党全国委员会“基米特尔·布拉果耶夫”国家政治研究院院长、社会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伊维林·尼克罗夫,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副议长、国民议会中国友好小组主席亚纳吉·斯托伊罗夫副教授,保加利亚社会党议员,社会党执行局委员,社会党全国委员会思想和规划发展委员会主席瓦雷里·轧布良诺博士,保加利亚社会党全国委员会“基米特尔·布拉果耶夫”国家政治研究院历史和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马克西幕·米佐夫,索非亚大学伊思克拉·巴耶娃教授、纳科·斯特凡诺夫教授,国民与世界经济大学教授瓦西尔·普罗达洛夫,国民与世界经济大学博士、保加利亚社会党全国委员会“基米特尔·布拉果耶夫”国家政治研究院历史和政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亚历山大·季米特诺夫等。
与会双方都指出,在保加利亚举办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保加利亚”国际学术研讨会非常重要,双方的文化与科技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两国的思想和科学交流要通过两国的科学院、大学来进行,中国学者和保加利亚学者在承担教育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因为价值观是在青年时期形成的。希望两国学者在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方面多出力,让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张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