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是这个时代的真理和良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重走马克思之路”研修团侧记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2日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中宣部和教育部多个文件反复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走出书斋,在国内外开展调查和研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在学校党委和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重走马克思之路”研修团9月中上旬顺利成行,研修团十名成员沿着马克思当年的战斗足迹,先后前往德国特里尔、科隆以及英国伦敦进行短期研修。

感动与认同:致敬高贵的灵魂

马克思并非出生在穷困的家庭,相反,他的父亲在特里尔是一名享有声望的律师,拥有一座巴洛克式四层复折屋顶建筑,也给马克思提供了良好的教育。马克思本人非常聪明和勤奋,但他的一生却是颠沛流离、艰难困苦,始终摆脱不了贫穷和疾病的折磨。在饥饿病困、孩子相继夭折的最困难时刻,马克思也从未停止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他真正践行了自己在青年时代的誓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研修团在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瞻仰伟人出生之地,在科隆感受伟人的思想历程,在伦敦用脚步丈量往返于迪恩故居和大英博物馆之间的距离。一路前行,唯有感动。

叁个地方对马克思的纪念各有不同。特里尔人把马克思列为他们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城市中诞生的极少的值得尊敬的伟大人物之一,准备在2018年举行大规模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在科隆,马克思当年战斗的营地——《莱茵报》和《新莱茵报》已无从寻觅,但在当地的报纸上能见到当年马克思轰轰烈烈战斗的记录和对今天的巨大影响。伦敦是马克思生活了叁十多年的地方,多处留着马克思攀登思想高峰、投身到革命洪流的足迹。

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墓碑前,研修团临时党支部党员在雨中向伟人敬献鲜花。

9月,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苍松盈翠。叁米高的方形石碑上矗立着马克思头像雕塑,一如人们印象中的浓密发须、深邃炬目。墓碑上刻着马克思着名的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墓碑前,不同性别、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专程前来,驻足悼念,在午后的雨中,研修团临时党支部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献花仪式。

“每一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心中都有一种情结,就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重走马克思曾经走过的路,祭拜那个沉睡在海格特公墓的高贵灵魂。”研修团团长张有奎在研修心得中写道,“从特里尔到海格特公墓,这是一段神奇的旅程。”

研究与探索:真理永放光芒

马克思和他的学说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光辉。面对21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西方一些国家的政要和资本家“不得不压制住内心的厌恶和恐惧捧读《资本论》”。

随着近年来欧洲“马克思热”和“中国热”的兴起,欧洲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充满热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也颇为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深沉的历史反思、深刻的理论探索、广阔的国际视野,他们的研究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颇有启发。研修团与德国的特里尔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玛丽王后大学等高校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问题,并就如何建立师生学术交流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商议。

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冯霞教授感叹,“此行深刻感受到马克思及其思想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中国人,在西方的影响力也依然巨大。”

伦敦马克思纪念图书馆里展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中英文版。

伦敦市中心克拉肯维尔格林大街拥有一座具有八十年历史的马克思纪念图书馆。在我校伦敦校友会的协助下,馆长破例在周末给我们的研修团开放图书馆,并亲自作了动情而详细的解说。当天上午,研修团还碰巧遇上一个对于马克思的藏书交易会,来自各地的马克思迷们在此进行图书交流。藏书会上人头攒动,包括很多英国的年轻人,胸前还挂着红色的马克思头像徽章。在购买专业资料过程中,研修团成员欣喜地看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中英文版本。

传播与实践:伟大也要有人懂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长期以来,马克思被众多共产主义信仰者供奉于神坛,似乎显得神秘莫测。当研修团成员循着马克思成长奋斗过的人生轨迹前行,鲜活生动而又真实多彩的马克思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样的马克思,不是高悬于神坛的伟人,而是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生楷模,他的择业观、爱情观、人生观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熠熠夺目。这也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如此富有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注解。研修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要用真诚和坚决的行动向伟人表达敬意。

  

伦敦马克思纪念图书馆馆长亲自为研修团成员进行详细而动情的解说。

与此同时,让研修团成员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研修成果及亲身所见所感“加工”成热气腾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餐”。研修团成员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教师,承担着对青年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如何能够改变人们过去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单调、灌输的刻板印象,最大程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思想多元、文化碰撞的当下,尤为如此。毋庸置疑,此次研修成果为研修团成员提供了上乘的“食材”。“我很欣喜,接下来我的课件中会增加许多亲手搜集的有关马克思的资料;还原本真的有血有肉的马克思,相信更能够引发学生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再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他们会很容易听进去。”研修团成员、青年教学能手董兴艳说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为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让我们带领我们的青年,向马克思致敬,与马克思同行。

&苍产蝉辫;(马克思主义学院&苍产蝉辫;江春萍&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吴文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