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转发自厦门大学新闻网:【撸起袖子建一流】将现实关照与问题意识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8日 点击数:

【名 片】

  学科群:马克思主义理论

  重点发展方向与研究领域:《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中国道路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习近平在闽思想方略及其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发展道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发展研究。

  建设口径范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骨干,同时依托哲学、理论经济学等一级学科,面向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聚焦中国道路和当代世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中国道路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习近平在闽思想方略及其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发展道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发展研究等重点研究方向,推进高水平学术研究,为落实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作出新贡献。

  建设目标:瞄准党和国家战略需求,通过有效满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需要和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学科交叉和跨越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对 话】


张有奎:发挥厦大传统优势、推进融合创新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


问:您如何理解“一流”这个概念?

  答:“一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成果。理论成果要具备高显示度、原创性,在国内外都能经得住学术界的检验。社会服务要高质量、有特色,能够为党和国家,为地方研究重大问题,做出重大决策献计出力;二是影响力。要做到被国内外学术界专家所认同。党和国家,地方政府部门遇到大事、难事能第一时间想到你;叁是带头人。在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都要有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学科带头人;四是人才培养。要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能求真学问,有真本事的高层次人才;五是管理体制机制。要探索建立一套制度,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保证高效、公平、公正。

  问: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你如何理解“领航”作用?

  答: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根本保证。所谓“领航”,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好地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

  目前,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还不够,这有多方面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立时间短,学科建设尚不够规范,学科边界比较模糊;研究成果在阐释重大基础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优势和独特功能尚未完全彰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发挥领航作用,任重道远,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优先发展学科,重点支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性;建立面向实践、引导解决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机制,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时代性。

  问:在你看来,厦门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和特色是什么?如何在新时代有所创新?

  答: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研究历史悠久且不断传承创新。厦门大学是我国早期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以王亚南为代表的一批杰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开创了光荣传统,涌现出了吴宣恭、胡培兆、汪澍白、邹永贤、商英伟等一些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和学者,在《资本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等领域的研究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目前,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面向新的时代需求和新问题,我们在《资本论》的整体性研究、习近平在闽思想方略及其实践研究、社会规范系统与马克思主义规范理论研究、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等领域和方向上形成了新优势和特色;其次,学科队伍实力雄厚,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2.6%,拥有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近五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获省部级项目46项,其中教育部重大课题3项,出版着作4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求是》《哲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获省部级奖项12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23项资政报告被省部级领导批示或为省部级机构采纳。叁是学科平台基础坚实。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拥有学校文科6个相关国家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强力支撑,直接依托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一级学科博士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中共党史、经济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史等专业的博士点;同时,依托教育部“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和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社科研究基地的高端平台和优势力量。

  可以说,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校党委书记张彦、校长张荣、前校长朱崇实等校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新的时期,我们要紧扣时代需求,在“保证重点、整体推进”的前提下,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重点建设,强化主流特色和交叉融合,最终使学科综合优势日益显现,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问:本学科群如何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请举一两个例子说明。

  答: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就要打破本位主义,跳出所在学科的框框,基于全局态势做针对性部署,基于整个学科的发展战略去建立健全一套体制机制,确保学科建设思路吻合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方向,真正面向重大需求、聚焦重大问题。

  目前,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正在积极探索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比如,与哲学系、经济学院共同举办学术会议,邀请其他院系的老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开设讲座,主持读书会等等,再比如,共同申报课题,今年,哲学系曹志平老师就邀请我一起共同申报并获批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根据研究方向,在学科群内部也在进行团队整合,将来会集中资源,出些丛书、文库等。


【故 事】

厦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四个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场合都指出,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些年,基于厦大传统、特色和优势,面向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学好、用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培养源源不断的优秀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厦大人在持续探索努力中,让我们来看几个故事:

故事一:一次回归职业本分的寻访之行

  20179月,在校党委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重走马克思之路”研修团十名成员沿着马克思当年的战斗足迹,先后前往德国特里尔、科隆以及英国伦敦进行短期研修。这是一次回归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本分的旅程,是一次收获满满的旅程。“每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心中都有一种情结,就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重走马克思曾经走过的路。”研修团团长张有奎在研修心得中写道。

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墓碑前,研修团临时党支部党员向伟人敬献鲜花。

  长期以来,马克思始终被供奉于神坛,似乎显得神秘莫测。当研修团成员沿着马克思成长奋斗过的人生轨迹前行,鲜活生动而又真实多彩的马克思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再一次激发了老师们投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使命担当。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具有的强烈现实关怀、深沉历史反思、深刻理论探索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也让研修团成员颇有启发。与此同时,研修团成员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更是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餐”的难得的佐料。“增加我亲手搜集的有关马克思的资料,还原本真的有血有肉的马克思,相信更能引发学生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再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就显得更加容易了。”研修团成员、青年教学能手董兴艳说道。

故事二:一堂回归常识的学习会

  回归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学好用好那些闪耀着真理光芒的马克思主义原着,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重点抓好的几件事之一。


行知读书会简报

  从2012年开始,马克思主义学院“行知”读书会至今已举办了45期,每期读书会,都会事先拟定一个主题,选好一本书,活动开始时,先由老师带头领读、分段精读,然后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帝国主义论》……结合着时代课题,一本本马列经典着作不再艰深晦涩,而是处处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不仅是学生们有读书会,教师们也有读书会。近年来,几个教研部的年轻老师们根据学术兴趣分别组织经典研读,在研读的基础上撰写学术论文,召开小型学术研讨会,已有多篇刊发在一类核心刊物上。20184月,学院党委召开了一次“学习十九大,传达两会精神”政治理论学习会,邀请叁位老师作主题发言,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研究,奉献了满满的“干货”,随后的互动分享环节更是激发调动了老师们的兴趣和思考。这样的学习会,是党建活动的创新和尝试,也是一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更是思政课教师科研业务的一次汇报和交流。通过与中心业务、与教师的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学习会取得了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双重效果。

故事叁:一场回归初心的思政课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早在2014年,承担全校思政课教学主体任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实施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工程,深化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叁位一体”思政课教学体系和模式改革。在本科四门思政课中,全面推行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新模式是改革的核心。校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进功表示,思政课改革,最终要回归到‘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这一初心上来。在通过网络征集、课上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剖析教材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会结合学生们“想听”的问题,经过提炼分析,继而形成既有针对性又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厦大思政课堂

  这样的改革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思政课长期以来给人以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印象如今已不复存在。“用语简练、内容翔实、配有实例、生动深入”是学生们给厦大思政课新的标签。

故事四:一次回归梦想的课题研究

2015年,由贺东航等教授指导、经济学院本科生蔡佳楠任队长的“农民之子”团队,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与新型经营主体:在流转中实现共赢——河南鄢陵模式探析》课题夺得了全国特等奖。

  这个团队的脱颖而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回归梦想,将现实关照与问题意识融入人才培养的生动体现。“我们成功的最关键点就在于立意高,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贺东航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中部和北方地区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我们研究的题目正是符合了现代农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将土地改革-农民承包权益与现代农业制度(新型经营主体)叁者(叁位一体)结合起来考虑。”

  带着这样的选题,贺东航带着学生,通过大量线上线下的搜索了解资料,不断修正课题的策划和方向。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土地流转”这一改革,贺老师又带着团队,叁度深入鄢陵的田间地头去调研。回忆起在鄢陵调研的日子,蔡佳楠说:“当地农民的淳朴、老人的亲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刚查阅完各种文献后,带着问题马上出发去调研,可以很及时地矫正先前形成的和现实不符的观点,给研究带来很大帮助。这次做的课题带给我的,除了荣誉,更是一份关注社会现实的沉甸甸的家国责任。”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谈到“双一流”建设时,强调指出,高校要做到“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未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将持续推进“四个回归”,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努力培养造就一流人才、一流队伍,产出一流成果,奉献一流服务,为落实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