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如何阅读《为承认而斗争》——第五届“批判理论论坛”在厦门大学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3日 点击数:

2019727—30日,由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批判理论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阅读《为承认而斗争》”统稿写作进行专题讨论。

论坛开幕式由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常务副院长张有奎教授主持,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进功教授致开幕词,他对与会代表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兰克福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凤才教授作为与会嘉宾的代表致辞。首先,他阐明了法兰克福学派与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对批判理论三期发展的理论内在联系、代表人物、研究主题、关键词进行概述,对当前“批判理论”向“后批判理论”发展的倾向以及“政治伦理向度” 的最新研究趋势进行阐述,并认为推进批判理论的发展离不开跨学科研究;接下来,王凤才指出霍耐特是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历程中标杆式的人物之一,他建构了相对完整的批判理论体系,开创了批判理论研究的新境界。《为承认而斗争》是霍耐特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为其后续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次会议共有七场主题报告及点评讨论。除导言和后记外,《为承认而斗争》全书共叁篇九个章节,每位专家学者依据自身的写作分工,对写作思路、主要内容和疑问进行汇报。

王凤才首先围绕如何阅读《为承认而斗争》的导言做了详尽的阐述。首先,他介绍了该着作的版本信息(德文扩充版(2003)和英文版)及霍耐特的生平。接下来,他阐明了该书与霍耐特的“教授资格论文”、《权力批判》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和当代承认理论研究之间的关系。随后,他对《为承认而斗争》的基本结构进行提纲挈领的介绍,指出霍耐特在该书第一篇中分析了黑格尔的“耶拿实在哲学”中的社会和主体间性要素,阐发了“为承认而斗争”模型并指出了黑格尔的不足;在第二篇中霍耐特借助米德等人的社会心理理论对黑格尔的承认学说进行重构,勾勒出叁种承认形式和叁种对应的蔑视形式;在第叁篇中霍耐特对对于社会冲突的传统社会哲学理论进行评述,并试图描述一种以承认理论为基础的伦理构想。最后,王凤才对本书的历史地位和学术地位进行了简要的阐发。

任彩红对第一章“为自我保护而斗争:现代社会哲学的奠基”进行汇报。她指出,霍耐特在本书第一部分回顾了黑格尔的原始观念,主要讨论了叁个问题:第一,黑格尔如何从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两方面消除康德哲学的应然性;第二,对“自我持存的斗争”与“为承认而斗争”的两种社会冲突模式进行对比;第叁,分析从《伦理体系》到《精神现象学》“承认”概念在黑格尔的理解中有何变化。她认为霍耐特继承了哈贝马斯对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社会哲学关系的解读,但更强调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同时,霍耐特本人对这种变化的认识也存在思想上的转变。

洪楼对第二章“犯罪与伦理:黑格尔的主体间性理论新开端”及第叁章“为承认而斗争:黑格尔耶拿实在哲学中的社会理论”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侧重于“黑格尔在耶拿时期的叁个主要变化”和“现代自然法的两种研究方法为何都陷入了原子论”这两个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他认为黑格尔的变化有以下叁点:第一,质疑康德个人主义的道德前提;第二,赋予公共生活以主体间性;第叁,接受了古典政治经济学。自然法问题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实践的问题,从古代到当代主要经历了四种发展形态。针对第二个问题,洪楼结合黑格尔“自然法论文”

出,黑格尔批判了自然法的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康德道德哲学和费希特的自然法)的处理方式,并以自己的思辨逻辑建构了“绝对伦理”的体系。

刘利霞代任远对第四章“承认与社会化:米德对黑格尔观念的自然主义转化”进行汇报。她指出,首先,霍耐特认为黑格尔在耶拿时期对社会冲突的讨论仍然在先验的形而上学理性运动中进行,要赋予黑格尔道德哲学以社会规范意义,就需要解决叁个任务:如何改变早期黑格尔主体间性的形而上学传统、如何区分主体间性中不同的承认形式、如何理解承认形式中的主体间冲突模式。其次,霍耐特对其采用米德的社会心理学发展“为承认而斗争”模式的原因进行阐述,并指出米德依然没能解释“蔑视”的社会体验及其与更幸福的共同生活之间的关系。

宋建丽对第五章“主体间的承认模式:爱、法权和团结”进行汇报。她指出,在承认关系结构问题上,霍耐特认为有叁个问题亟待论述:第一,相互承认关系叁分法的经验依据在哪里;第二,相互承认关系的不同形式是否就是人的实践自我关系的不同阶段;第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为承认而斗争”动力的社会体验是什么。在文中霍耐特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回答:将社会生活划分为叁个互动领域具有相当程度的可靠性;爱、法权、团结这叁种主体间性承认形式,分别对应自信、自尊、自豪叁种实践自我关系;强暴、剥夺权利、侮辱是个体认同所遭遇的叁种蔑视形式。首先,霍耐特对“爱”进行论述,他重新分析了黑格尔“爱”的概念,介绍了心理分析的对象关系理论,并结合温尼柯特的自我心理学和J.本雅明以对象关系为基础的经验研究,对爱如何代表了互相承认的第一个阶段进行论证。其次,霍耐特对“法权”展开论述,他通过对比米德的“普遍化他者”和黑格尔对“法人”的理解,引出有关法律承认在现代法律关系条件下获得的结构特征的两个问题。结合对伊林格和达瓦尔观点的评述,霍耐特阐发了法律承认与社会尊重之间的关系;运用费因贝格的思想实验,他澄清了法律承认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阐发了从荣誉到声誉/威望的转变。最后,霍耐特对 “团结”进行了阐述,认为“团结”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因主体彼此对等尊重而互相同情不同生活方式的互动关系。

赵长伟对第六章“人格认同与蔑视:强暴、剥夺权利、侮辱”进行汇报。他认为本章节在写作思路上有叁条线索:第一,从《为承认而斗争》文本出发,争取尽量客观地描述霍耐特对于认同与蔑视的叙事逻辑,提炼其论证结构,顺应着霍耐特思想的来源,分析其如何从经验描述和规范阐释两个角度论述叁种蔑视形式;第二,联系霍耐特其他主题相关的着作进行解释;第叁,从霍耐特整体思想的角度审视“为承认而斗争”的模型。汇报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解释霍耐特的蔑视概念,即对个人完整性的否定和实践自我关系的损害,接下来论述了叁种蔑视形式的内涵、特点、地位及其在历史中的变化;第二部分,解释蔑视体验对个体的作用机制:首先,蔑视体验直接引发消极情感反应,其次,借助杜威的情绪学说,说明从蔑视到反抗的过渡机制;最后,简要评述如何处理承认与蔑视的关系。

李猛对第七章“社会哲学传统的轨迹:马克思、索雷尔、萨特”进行汇报。他指出,霍耐特在本章节对马克思、索雷尔、萨特的社会冲突理论进行了评述,首先,霍耐特对比了青年和成熟时期马克思对社会冲突的论述,认为马克思始终未能处理好经济学着作的功利主义路径和历史研究的表现主义路径之间的关系;其次,霍耐特认为索雷尔力图克服作为思想体系的功利主义并试图建立一种社会斗争的道德模型,但他按照承认理论来解释历史的尝试只是回到马基雅维利的传统;再次,霍耐特认为萨特的承认模式始终未能系统地呈现出来并用于解释历史事件。霍耐特认为叁人都仅仅用承认的一个维度来解释历史发展过程,因而也都没有对法律的普遍化功能做出阐述,所以对承认理论的发展是有限的。

赵长伟对第八章“蔑视与反抗:对于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进行汇报。他认为霍耐特通过大量吸收滕尼斯、涂尔干、韦伯等社会哲学家以及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冲突理论,并从汤普森、B.摩尔的社会学中考察底层民众的道德冲突经验,不但论证了为承认而斗争是社会斗争的起源,且最终得出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尤其是道德发展的历史)都可以被理解为“为承认而斗争”,通过将道德冲突优先化,霍耐特为其“蔑视体验是社会反抗的动机”命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杨丽对第九章“人格完整的主体间性条件:形式伦理构想”进行汇报。《为承认而斗争》原书第九章以形式伦理为明确主题,论述了包括方法论、道德与伦理的关系、承认理论如何超越建构主义与社群主义、形式伦理的构想及其缺陷、后传统民族伦理观念、形式伦理与人格完整的主体间性条件、团结等七个问题。杨丽首先说明她汇报的核心是要阐明“形式伦理”与“社会批判的规范性基础”以及“规范性重构”之间的关系。她首先对形式伦理的概念进行澄清;其次,从批判的规范性问题和批判的方法论角度对形式伦理进行解读;最后,她考察了学界对霍耐特这一构想的质疑以及霍耐特的回应,阐释了形式伦理在霍耐特承认理论中的地位。

蒋颖代周爱民对结语“承认的理由:对批评性质疑的答复”进行汇报。蒋颖指出,2003年《为承认而斗争》德文版的后记是霍耐特针对2001年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大学承认理论研讨会上的主要批评意见所作的回应文章,分别是对海德格伦、伊凯海默和莱蒂纳、考皮纳的回应,汇报依次介绍了叁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有助于人们对于承认概念、承认行为、承认理论的人类学基础以及承认规范与社会批判之间的关系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此外,与会嘉宾还围绕与承认理论相关的主题进行主题发言及讨论,进一步增进对承认理论的理解。陈良斌作了“马克思的承认概念解读:从《巴黎手稿》到《大纲》”的报告。他指出,承认概念缘起于黑格尔,霍耐特和马克思都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进行了改造,但是两者在方法论上截然不同。陈良斌首先介绍了黑格尔的承认概念,其次通过分析《巴黎手稿》与《大纲》两个文本还原马克思以批判资本逻辑为核心的承认理论,阐明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承认概念的继承与超越,呈现出马克思承认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张雪魁作“乔治?赫伯特?米德与《为承认而斗争》”的报告。他指出,米德的社会心理学是霍耐特在重构黑格尔承认概念时所借助的重要理论资源,但它究竟是否能支撑霍耐特的论证方式是值得质疑的。一方面,米德的“自我”概念作为一种承认结构,其根基却是语言学的;另一方面,黑格尔《伦理体系》中的承认理论,在形而上学背后奠基着市民社会的强大经验根基。克服康德的“形式主义”是伦理学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不论黑格尔、马克思还是霍耐特,“交互主体性”和“承认”都是他们共同关注的中心。

蒋颖作“在罗尔斯与康德之间——弗斯特对政治自由主义的批判性反思”的报告。她首先对弗斯特进行了简要介绍,弗斯特和霍耐特都是哈贝马斯的学生,弗斯特的关键词是正义及权力,他借鉴并发展了哈贝马斯的观点。在弗斯特看来,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包含着“政治与道德”的悖论,弗斯特针对这一悖论对政治自由主义展开了内在批判。蒋颖认为,弗斯特通过对政治自由主义的批判,揭示了实践理性的道德自律性的重要。

会议最后,王凤才汇总会议前两日发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并对每一章节的汇报内容进行评述,从章节的名称、结构、内容增减到术语翻译、引用规范等都提出了详细意见。

本次会议学术氛围浓厚,观点精彩纷呈。与会专家学者们充分交流思想,表达观点,进一步明确了后续写作的任务分工、篇章结构、行文体例和学术规范,统一了对全书文稿整体性思想的认识和把握,既促进了学术对话,也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书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文字:王仪

图片:沉思路

审核:宋建丽,江春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