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41期“行知读书会”在囊萤楼302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研读和讨论的着作是《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此次读书会由我院张有奎副院长担任指导老师,主讲人为夏银羚和程晋红。2017级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读书交流会。
首先夏银羚同学讲解了该书的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的丧钟至今未敲响,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时效?她首先介绍了作者的基本信息、本书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意义,然后从总观点、西方主流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的评价、美国当代金融危机等叁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介绍和透彻地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资本主义没有发展到极限,并不等于没有极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着作中给它所下达的“死亡判决书”,虽然延期了,但依然有效。
随后程晋红同学为大家讲解了本书的第四个问题:我们现在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创的基本理论已过时?他从观点起源、观点的主要内容、相关学者的观点等叁个方面对该部分进行了讲解。最后得出结论:要认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本质,这是一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谬论。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刘洋、吴文霞、李晓庆、覃晓洁等几位同学分别就“马克思过时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有奎老师点评道:现实里有人提出马克思的预言没实现,是否意味过时?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弄懂弄通,讲出道理,举出理由。“有理不在声高”,要从论点论据多方面使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张老师以《21世纪资本论》这本书为例,指出该书如何从资本运动、当代金融危机等方面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意义。张老师还向在座的同学们推荐了德国哲学家康德所着的《什么是启蒙》一书,并建议大家要想理解马克思,必须了解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同时代的思想家。接下来张有奎老师从德国古典哲学追溯到古希腊的怀疑主义思想、诡辩论等观点,教导我们不要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要学会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讲座的最后,张老师介绍了当今国外流行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指出这种思潮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是“修正的马克思主义”。建议在座的同学们要科学地看待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变与不变的基本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张老师还向大家推荐了《中国人你要自信》一书,并就如何加强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向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此次读书会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促进了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同时使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朱熹有诗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与张老师的对话,使在座的各位同学受益匪浅,期待下一次读书会的相遇。
(文/张诚吕芳图/马小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