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思政对话”形势与政策大课堂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院士应邀作“守住好奇心——科研创新无处不在”主题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原宗丽教授主持。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美育与通识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形势与政策”大课堂的任课老师及线上线下近16000名学生共同参与交流。
校美育通识教育中心主任黄艳萍向郑南峰院士颁发“博雅茶座”纪念牌。
郑南峰院士以亲身经历开篇,生动讲述了他在麻省理工学院面试时的情景,巧妙引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议题——好奇心在科研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科学精神的核心在于合理的批判怀疑,大学生应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在科研过程中,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关键。他认为,大学生应不断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好奇心的驱动作用,持续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这不仅是个人学术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中国科研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与同学们的互动环节中,郑南峰院士就科研创新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享。谈及文科生在科研中的角色时,他指出文科研究的独特视角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合作将有助于拓宽科研视野。此外,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批判性思维,为未来的科研创新打下坚实基础。这些建议为同学们在科研道路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讲座结束后,学生代表为郑南峰院士献上鲜花。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高度重视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开展“行见八闽”大思政课实践研学圈试点建设等一系列活动,积极探索构建厦大版大思政课格局。“博雅茶座”暨“思政对话”大课堂是新一轮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兼具文化的“博”和思政的“雅”。希望培养 青年学生的“大情怀”,从“大师资”中汲取“大智慧”,使之成为 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重任的 “大写的人”。
【人物名片】
郑南峰,中国科学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22年入选中国化学会会士,202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入选新基石研究员。
文:鲁玥
图:校党委宣传部
审核:原宗丽
责任编辑:庄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