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加快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2022年7月23日至28日,“探红色印记,做精神传人”社会实践队在罗礼太、晏振宇、杨晨、朱东波老师带领下,前往福建省连城、上杭等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听”奋斗故事,“获”红色能量
7月23日下午,实践队伍前往连城县塘前乡的知青馆。知青馆摆放保存了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物品,入口处用毛主席勋章摆成一个太阳的形状,在其正中有一个栩栩如生的勋章,一眼望去可以直观感受到毛主席的神采。馆内还收藏了当时的劳动农具、旧版人民币、文学作品等。特别是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背景下,人们坚定对于毛泽东思想的信仰,精神生活富足、精神力量强大,不断投入社会主义生产,努力为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奉献。朱东波老师提到,本次实践的主题是“探红色印记,做红色传人”,红色印记和红色传人之间的桥梁叫做育人、铸魂。知青馆的收藏物也属于红色印记,它们代表着当时的知青们勤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激励着当代青年。
随后,一行人前往奖状馆参观,奖状馆的正门有陈列摆成“中国万岁”字样的奖状,各个房间的墙壁上挂满奖状。不同于现在奖状,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奖状样式丰富多彩。据讲解员介绍,当时的劳动人民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辞辛劳为建设农村、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他们来说,最光荣的并不是个人变得富裕,而是精神上受到人民的认可。一张普通的纸质奖状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由于涵盖着党组织及其他群众的高度认可而感到荣耀。这种追求精神满足的热情与纯粹,至今仍值得青年大学生认真学习。
“悟”信仰之力,“说”所学所想
7月25日上午,实践队的同学和老师们一同观看了央视《平语近人》之“信仰”,该专题主要从叁部分来进行讲解,即什么是信仰、为什么要有信仰以及如何才能坚守信仰。对于中国青年大学生而言,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至于为什么要有信仰,则因为信仰是安身立命之本,是经受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更是夺取不断胜利的源泉。要坚守信仰,就要有理论武装和理论坚定,同时要付诸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充分表明信仰的重要性。“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当代中国青年要有信仰,才能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看完视频后,连城县委理论教育宣讲团的俞文斌老师开设了以题为“站稳政治立场,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讲座。俞老师讲到了中国共产党与历代封建统治、西方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除此之外,俞老师还提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必须好好传承。
实践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交流,晏振宇老师总结指出,“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分不开的”。同学们经过亲身实践,都有许多感悟。有的同学说要“听党话、跟党走,为乡村振兴作贡献”;有同学认为要继续“推动农业发展,同时要发展红色文化”;也有同学看到当前乡村中仍存在贫困人民,主张通过多种途径帮助穷苦人民。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氛围热烈。罗礼太老师也指出,“要把调研当做新的起点”。确实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调研,深入基层去体验,才能有真实深刻的感悟。
“看”红色遗址,“传”红色精神
7月27日上午,实践赴新泉整训纪念馆、江一真陈列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进行考察调研。在红色军新泉整训旧址群,实践队先后参观红四军新泉整训纪念馆、红四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室、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旧址——张家祠、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于溪公祠等场馆。通过纪念馆内的文字介绍、图片和影像,实践团队成员们一同追忆红色历史,感受闽西深厚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底蕴。实践队一行前往江一真陈列馆参观。该纪念馆通过珍贵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展示了江一真同志的光辉奋斗的一生。江一真同志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创办白求恩卫生学校,任第一任校长;一生都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深受感染,被江一真的人生经历所震撼,深刻领悟了江一真精神,进一步激励全体成员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史料翔实,通过讲解员全面细致的讲解,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毛泽东进行《才溪乡调查》的前因后果,也学习调查内容,领悟调查方法,充分感受红色历史、浸润红色精神。对此,杨晨老师特别指出,“当代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实践调研要特别重视学习毛主席对于调查的一系列着作,从中汲取经验和和启示”。
此次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更好地学习了百年党史,让同学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忠实的信仰者和积极的践行者。通过走访实地调研让闽西红色传统基因代代相传,使闽西老苏区“红土更红,清风更清”,以红色文化资源资政育人,让红色精神、红色气质、红色品格种在大学生的心灵土壤上,在接续奋斗中,做好使命交接,完成历史传承。
文:苏雅诗、李翔
图:罗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