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研究生教育
【校外专家进课堂】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之源——中共中央的“上海岁月”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7日 点击数:

4月25日上午,我院邀请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职研究员贺东航在囊萤楼302会议室作题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之源——中共中央的“上海岁月”》的课堂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主任周雪香教授主持,原校党委副书记陈力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有奎、退休教师何其颖、青年教师史勤等及部分硕博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贺东航教授以“精气神胶囊”的生动比喻切入,指出其助力中共在20世纪上半叶众多政治势力中脱颖而出。贺教授进一步点明,上海是孕育这一“精气神”的重要地理枢纽。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上海长期作为党中央的驻地与活动中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特殊的政治环境,为党的孕育与成长提供了现实土壤。

贺教授以“自上而下”的叙事方式,系统梳理1921至1933年党中央在上海的革命轨迹。他指出,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党中央逐步建立起上海通往全国的秘密交通网络,以加强组织联系,确保政令通畅。除交通系统外,中共在上海建立的隐蔽战线机构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党中央在城市中的生存安全。贺教授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特别行动科的机构设置,并以顾顺章叛变事件为例,生动还原周恩来在危急关头临危不乱、迅速组织中央机关安全转移的过程,展现了早期中共在极端环境下的应变能力与组织纪律。谈及1933年党中央机关由上海迁往中央苏区,贺教授指出,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转移,更标志着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秘密斗争向农村武装斗争的战略转变。

贺教授强调,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淬炼而成,周恩来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贺教授回顾了周恩来在“上海岁月”的经历,指出其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依然能够沉着应对严峻考验,坚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与统一。他进一步指出,这一时期的实践不仅锤炼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也推动了党的组织体系逐步完善,治理逻辑日益成熟。“上海岁月”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重要篇章,不仅为党的革命战略和制度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新中国的政党治理体系与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校党委副书记陈力文在总结时指出,“上海岁月”是中共的“幼年期”,这一时期党的各项路线方针逐步形成。她建议同学们在学习党史时,应关注中共早期的革命历史,以便更好地理解党的成长与发展轨迹。

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有奎表示,贺教授以“讲故事”的方式阐明道理,带领在场师生重温“上海岁月”。他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当代青年的担当与奋斗,勉励同学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展望未来。

此次讲座兼具学术深度与情感温度。贺教授新颖的研究视角与生动的讲述方式,让大家对党史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以史为鉴,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


图触张龙珠

文触沉心月

审核|周雪香


Top